MM2H等同買多個保險

MM2H等同買多個保險

余氏一家三口申請馬來西亞「第二家園」計劃(下稱MM2H),開宗明義不是逆權逃兵,早年已密謀投資移民,覺得全球一體化、香港樓價高、生活指數高,同樣價錢是其他國家可以換來更好享受。雨傘運動是其中一個催化劑,預算300萬至400萬元走出香港。他說有人覺得台灣好,但他們覺得將來與香港前途一樣,紐西蘭就被拒諸門外,最終選擇馬來西亞,因為門檻低,定存15萬元還有4厘息口。香港是我家?「去到邊,生存到,開心嘅,每個地方都係家。」MM2H當是保障下一代,買條後路給余家,最新余生一家三口的申請已獲批。

做貿易小生意的余生10年前打算移民,不過當時忙於公司業務未有實際行動,「近年年紀大,諗一諗,有無一個地方可以作為棲身之所。香港樓價貴,生活指數高,同外國比,錢係用咁多,但未必有咁嘅回報同享受。香港是我家?我哋無諗㗎啦,去到邊,生存到,開心嘅,每個地方都係家。行行企企,唔係咁自在,邊個家都無用喇!」

他不諱言,雨傘運動是其中一個催化劑,「做人做事,要諗多樣嘢,保一保障」,「移民睇長線,唔係一時三刻。唔一定成個人揼晒過去,投資晒落去。就算唔係好有錢,或者有少少嘅,可以將啲嘢搬啲過去。全球一體化,你可以將啲嘢分散吓。你覺得好嘅嘢,你仔女未必覺得好,如果有機會再有下一代(孫),佢覺得香港真係唔好。前人唔做,後人去做,如果後人未必做得到,當問題到,就麻煩。始終攞多個保障好啲、著數啲,唔係放棄呢度。我哋都係香港出世,香港長大。又唔會話走,唔返來嘅。(為自己買條後路?)可以咁講。」聽到老公堅持移民,余太表示,初期不太接受,「我係香港人,根在香港。」

幾年前着手行動,預算300萬至400萬港元,台灣、泰國、紐西蘭都曾是目標之一,「台灣,始終政治敏感度高,唔知台灣同內地關係會點。就算揸住台灣護照……」余太接着說:「等於香港,無分別!」余生補充:「好坦白,邦交國越來越少,你唔知廿年、卅年後,再下一代佢揸台灣護照仲慘過揸其他國家護照。有啲人覺得台灣ok,人人睇法唔同,我哋就無諗台灣。」余太又接着講到他們申請紐西蘭移民,「係非常非常之難,好複雜,乜都pass晒,嗰邊(紐西蘭)唔批就唔批。見到我哋香港人同中國人就更加敏感,總之你係香港人都當係中國人,更加機會低啲。」

余生說:「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好寬鬆,唔使揼咁多本錢。」他倆還到吉隆坡實地考察,「去之前覺得無咁先進,無咁多高樓大廈,去完之後第二個感覺。同深圳比較,設施較完善,睇到馬來西亞就好似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年代,好多高樓大廈起緊,四季如夏,唔驚冰天雪地。」

他們育有一名女兒,因為已年滿21歲,亦替她申請這個計劃,「攞多1個戶籍都係一種保障,當多一條出路。就算你買一層樓畀佢,皇宮咁靚,佢唔鐘意香港都無用。」6月至今逆權運動,余太感到香港變了,余生說:「呢個情況,無得預會去到邊,去到幾差。做人兩手準備囉!好似樓市咁,跌無人買、升有人追,移民唔係多錢少錢,等於買保險,唔係諗住今日買,聽日賠。我就睇得好化,啱唔啱,唔敢直接講。精神上支持,支持咩唔想直接講。唔想一個地方有咩影響,最好以和為貴。有時好多嘢我哋唔知有咩變遷,唔係我哋可以話到事。只可以見到好與唔好,自己分析衡量,唔係去到最尾先做。到時唔係唔得,辛苦啲,倉卒啲。」

第二家園計劃入場門檻低,以50歲作為分水嶺(過了50歲生日當作以上),50歲及以上申請人需要提供財務證明,包括流動資產35萬元馬幣(約70萬港元)及每月收入1萬馬幣(約2萬港元),49歲及以下所提供財務證明為流動資產50萬馬幣(約100萬港元)及每月收入1萬馬幣(約2萬港元)。經過財務證明批准後,申請人需要體檢、購買醫療保險及銀行定期存款,50歲及以上要求定存15萬馬幣(約30萬港元),49歲及以下要求定存30萬馬幣(約60萬港元)。通過財務需求後,申請者可獲多次入境社交簽證,期限10年,簽證可無限期續簽。申請者可攜帶配偶、年齡21歲以下的未婚孩子及60歲以上的父母,注意60歲以上的父母是指申請者父母,而不包括配偶的父母。至於申請者獲批簽證1年後,可從要求定存當中提取15萬馬幣(約30萬港元)用作買樓、買車、子女教育及醫療開支,但期間定存必須保留至少15萬馬幣(約30萬港元)。余生表示,當地定期存款年息近4厘。

目前余生在吉隆坡購入2個單位,其中一個單位約200萬港元,面積約1,000方呎,「你唔係去一個地方希望住大住細,你係去一個地方,你自己容納,開唔開心先。你唔開心,住邊都無用。」「第二家園」只是予申請者在馬來西亞暫住,不容許在當地受僱工作,他認為:「有得工作就唔係第二家園。門檻條件輕鬆,政策就唔會咁好福利。好多歐美國家,第一步都係畀你暫居。去到一個地方,你唔好貪心拎個護照,拎護照係另一件事。融入到地方,唔好麻煩到人。福利,睇你自己,有人貪福利移民。我求容納到就覺得OK,好多嘢唔可以計得咁多。」

人離鄉賤,被問會否擔心馬來西亞發生「排華」事件,余生回應:「完全正確,亦都有排華,我都有憂慮。但每個地方都有機會變好定唔好。我係外國人,去到當地,唔去攝入當地政治,基本上我哋無問題。如果當地經濟政治有咩問題,我哋都控制唔到。只要你,或者我本人,去個地方,唔好成盤雞蛋掟晒落去,慢慢逐步試,投石問路。」

Chinese (Traditional)English